|
羚羊峽谷號稱是世界上被拍攝最多的狹長峽谷,相傳是叉角羚羊棲息之處,因此得名。其位於Navajo Nation印地安保留區,印第安人曾將此地視為靜思與大靈溝通的棲息地,需購買Navajo Permit許可證由專門導遊帶領進入。羚羊峽谷由下雨引發的洪流,經過漫長的歲月,沖刷侵蝕砂岩行成,具有特別的Flowing Shape水紋。洪流至今還時常發生,1997年八月曾有11名遊客因為洪流在此喪生。
羚羊峽谷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有不同的印第安部落經營。上羚羊峽谷在納瓦荷語中稱為「Tsebighanilini」(意為「有水通過的岩石」),以光柱(sunbeam)聞名,參觀需要預約。看光柱最好的時機是正午,需要使用三腳架長時間曝光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冬季由於太陽角度較斜,基本看不到光柱。我們當時用的是這家的tour(HTTP://www.antelopecanyon.com/),由於臨時的變故,人家還給了15%的優惠。中午攝影的tour很難約,需要提前很久。我們就沒有約到,但其實去了才發現其實一般的tour就已經夠了,該看的都能看到,攝影的tour雖然能在裡面多呆很久,可是人一直很多,關鍵還是要在人少的時候來,而不是呆更久。
入口很不起眼,但裡面令人讚歎。












下羚羊峽谷在納瓦荷語中稱為「Hasdeztwazi」 (意為「拱狀的螺旋岩石」),由於其上寬下窄的特點,所以沒有光柱。下羚羊谷遊覽較上谷困難,需要爬金屬樓梯深入地底,中途還可能需要靠一些繩索才能走完(97年的悲劇就發生在這裡,據說有兩個遊客的遺體至今尚未被找到)。



最好的遊覽時間是上午或者傍晚,陽光斜射,色彩層次豐富,從粉紅到藍紫,岩壁色彩隨時變化。下谷也需要購買門票才能入內,但與上谷相比不需要預約,只要排隊等待即可。照片在這裡, http://www.canonfans.biz/read.php?tid=152950 .
上下羚羊谷之間分別位於高速公路的兩邊,地理位置很近。不過下谷可以自己開車前往,而上谷則需返回城市的touroffice,由導遊帶領乘坐4驅車前往。我們當時一大早就去了下谷,然後中午的時候趕回去參加上谷的tour,個人覺得這是一天濃縮兩個峽谷的最好安排了。清早的時候去下谷,由於剛剛開放,遊人較少,雖然只能在裡面遊覽2個小時左右,但是基本能夠飽覽全貌,之後又能在最好的時間去上羚羊谷看光柱,這樣的安排能做到性價最高(如果同時遊覽上下兩谷,premit的花費還可以只交一次錢)。
打算去拍照的同學要注意,裡面風沙非常大(尤其是上羚羊谷),一定要保護好相機。
HTTP://www.facebook.com/JeffLuPhotography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