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566|回復: 7

砂卡礑步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3-30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taroko.gov.tw/tourismInformation/2_4_1_5/Default.aspx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民國29年,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5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坡度較緩的地方,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坡度較陡的地方,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魚、蝦、蟹、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步道上昆蟲、蝶類、蛇類、山鳥,偶而還可見到台灣彌猴等哺乳類動物,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讓肌膚親潤沁涼的溪水,聆聽自然美妙的樂音。


--------------------------------------------------------------------
要遊砂卡礑步道全程至少要半天時間,
一天是最好,

當天因時間關係只走了約不到500公尺就回程,
下次有機會再去走回全程,

假日去因停車位少,
可能要等一下才會有停車位

1.


2.


3.


4.


5.


6.


7.


8.


9.

步道起點

10


11.


12.


13.


14.


15.


16.

評分

參與人數 6參與度 +55 收起 理由
普拉達 + 10
jaymyang + 15
wu-sheng + 5
dandelion + 5
ase23210 + 10
gordon740708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詳細的介紹!
假日往郊外走走...
健康又快樂~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19:25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的帖子

話說

這兩天我跟我同學去花蓮玩

今天也去了太魯閣...

然後又慢慢的騎回到台東...

現在超累的[s:1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風景好像不是很好拍,但是解釋得很詳細。謝謝![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8-3-30 2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那這地方真的還滿不錯的,但也因為可及性太高,有點被破壞了,到處都是人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5-5-25 13:00 , Processed in 0.0418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