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752|回復: 4

[定焦廣角/標準]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轉貼文章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7-8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同鏡頭所拍攝的影像會有不同的「味道」,對於追求高質素的用家,不少便鍾情於 Carl Zeiss 獨有的「菜」味。趁著近日晴朗的天色,本站便特別找來超廣角的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進行測試,一看「菜」鏡於風景拍攝中,能否比起原廠有更好的發揮。


出身名門

副廠鏡一般都以性價比作為最大的賣點,不過對於走經典路線的 Carl Zeiss 來說則一定是例外。即使現時 Carl Zeiss 的 ZE、ZK、ZF 等單反鏡頭交由日本的 Cosina 代工生產,不過鏡頭卻同樣擁有 Carl Zeiss 的優良血統,以頂尖的光學質素與名氣,難怪在現今事事講求快速的年代,手動的 Carl Zeiss 鏡頭依然受不少用家所追捧。

說回今次送測的主角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不說不知,原來 Distagon 這個字是由 Distance(距離)和 Gonio(角度)演變而來,指的是鏡組最後一片的鏡片跟底片(或現時的感光元件)有一定距離,目的是要容下單反相機中反光鏡等組件,光學上通常稱之為逆焦式的廣角設計 (Retrofocus)。這種光學設計源自 1929 年 Angenieux 的 Ball & Bowen,初時用於電影放映機,而現在 Distagon 設計則主要用於 18mm 至 35mm 焦距的廣角單反鏡頭,特色是變形輕微,且中央解像力高。

「玩法」不同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整支以全金屬設計,造工方面可說是無可挑剔,鏡身紮實程度絕對比得上原廠的頂級系列,唯一是 510g 的重量比起近似規格的鏡頭要略重。一如以往,鏡頭鏡身以略為反光的黑漆處理,前端配以搶眼度十足的銀色金屬鏡環,外觀高貴之餘,亦顯示出其不一樣的定位。

雖然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以全手動進行對焦,不過對於習慣使用 AF 自動對焦鏡頭的用家其實亦不用過份擔心,一來超廣角鏡頭的景深較深,二來鏡頭亦內置了晶片提供對焦確認,操作方式跟大家平常由 AF 切換至 MF 模式拍攝其實分別不大。透過寬闊的對焦環,鏡頭可帶來相當流暢的操控感。當然,手動鏡頭於「玩法」上跟自動鏡頭亦略有不同,例如鏡頭於鏡身便特別刻有景深尺,以便用家得知不同光圈與對焦距離下畫面的清晰範圍,對於街頭 Snapshot 等一類講求快速反應的題材,可謂相當有用。





高水準影像

作為 Carl Zeiss 鏡頭的其中一員,相信用家對於 Distagon T* 3.5/18 ZE 的質素都抱有極高的期望。跟近年大部份鏡頭強調採用多片特殊鏡片不同,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於 11 組 13 片的鏡組中,並未用上任何低色散,又或是非球面鏡片。而要保持高質,廠方便轉而從結構入手,利用浮動鏡片設計,鏡頭內的鏡組在對焦時會獨立移動其位置,目的是保持鏡頭於最近拍攝距離至無限遠對焦,都可維持影像銳利。於實拍之中,鏡頭便充分證明設計出色之處,不單色邊輕微,邊緣畫質亦未有大幅下降,更難得的是,無論是拍攝近距離抑或是遠距離主體,鏡頭在未有採用非球面鏡下變形竟然不算嚴重,以一支超廣角鏡頭來說,表現絕對是值得一讚。

拍攝風景時難免會遇上一定的光差,鏡頭的鍍膜於這時便顯示出其價值。利用 Carl Zeiss 一直引以自豪的 T* 多層鍍膜,在面對太陽直射的極端測試中,Distagon T* 3.5/18 ZE 雖然依然出現輕微的光斑,不過反差卻未有降低,於多張相片中,同時可見此鏡的色彩還原極佳,略為飽和的色彩取向於風景拍攝中便相當討好。超廣角鏡頭大多會出現邊角失光,而且光圈愈大失光便愈嚴重。Distagon T* 3.5/18 ZE 在這方面的情況也屬於較明顯,全開 f/3.5 光圈下邊角失光約有 1.5EV,收細光圈可改善問題。不過而利用這種暗角「效果」,用家於拍攝上反而有另一種玩法,例如將被攝物件放於中央的位置,主體便能更為突出,相比看起來較有戲劇化的效果,相比起用 photoshop 模仿出來的黑角效果更為「天然」。不過如果相片是用於商業或紀錄性質拍攝,這種暗角當然是可免則免了。


鏡頭暗角測試 (無限遠對焦)




眩光測試

色差測試


鏡頭變形測試

總結

只論性價比,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當然比不上一眾副廠甚至是原廠。但作為一支手動鏡頭,Distagon T* 3.5/18 ZE 於鏡身的質感,以至是手動對焦那種細膩感覺比起一般日系鏡頭便明顯更有個性。對於追求拍攝品味的用家,或許可透過這支鏡頭,重拾底片年代的拍攝感覺。

拍攝樣本(EOS 5D Mark II、Raw 直轉 Jpeg)










Carl Zeiss Distagon T* 3.5/18 ZE 規格

焦距        18mm
視角        99°
最大光圈        f/3.5
光圈葉片        9
鏡頭群組        11 組 13 片、採用了浮動鏡片設計
最近對焦        0.3m
濾鏡直徑        82mm
尺寸        87 × 84 mm
重量        510g

CORP BY www.dcfever.com

評分

參與人數 4參與度 +50 收起 理由
xyz168168 + 10
ancetung + 10
hipa + 10
kimilin7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7-8 21:19 | 顯示全部樓層
最近開始接觸手動鏡頭
沒事就拿 Planar 1.4/50 ZE 練習打靶(對焦)
相機設定所有自動對焦點
隨意找一目標轉動對焦環對焦
試試自己認為準焦是否會嗶嗶
或者到底是哪個準焦(人或相機)又到底差了多少(尤其是非中心對焦點)
自己轉動對焦環感覺比AF還來得踏實(自我感覺良好[s:6])
而且構圖更是海闊天空自由自在
不必再調整相機的自動對焦點
或是先半按快門對焦再構圖這些麻煩事
手上鏡頭都撥到MF倒也玩得不亦樂乎

下一個鏡頭已經設定 Distagon 2.8/21 ZE
這顆 Distagon 3.5/18 ZE 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除了半檔光圈,9°的視角
這兩顆廣鏡究竟還有什麼大的差異?
剛開始接觸菜頭還真的不明白焦段怎麼要這麼接近[s:44]

感謝您的轉貼分享 [s:2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7-8 2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解說好詳細喔~~[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2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s:137]distagon 21/2.8還有Makro-Planar50/2還有Makro-Planar100/2,有看到消息會出35/1.4,先準備現金再說,不好就把錢省下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9-2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4# clintonlow
35/1.4 官網公佈了..
http://www.zeiss.com/C12567A8003 ... 66BC125710E005F5A2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4-6-17 03:52 , Processed in 0.03996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