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LeChat 於 2008-8-20 09:44 AM 發表
看這次的北京奧運的成績,我只能訝異:太邪門了...
中國隊不僅該贏的都贏了,連不該贏的也贏了一堆。才到八月廿日,已經拿下四十五面金牌
說是賽程安排,或是主場優勢,或是氣勢如虹,未免也太不可思議了。
先表列一下中國在歷屆奧運的得牌數: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15金,8銀,9銅
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 5金,11銀,22銅
1992年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16金,22銀,16銅
1996年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16金,22銀,12銅
2000年第27屆雪梨奧運28金,16銀,15銅
2004年第28屆雅典奧運32金,17銀,14銅
除了漢城奧運之外,金牌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今年加上主辦國的優勢,表現比上屆好也不會太令人意外。此外金牌數也要看一下比賽項目,歷屆奧運除了一些傳統田徑項目之外,其他五花八門的運動有時候也會被拿進奧運比。比如說 1964 東京奧運,日本擅長的柔道和排球第一次成為奧運比賽項目,這兩項日本選手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幾乎都拿到金牌。如果說 45 面金牌就不可思議的話,那 1984 年洛杉磯奧運美國拿下了 83 面金牌,這樣的表現應該怎麼說呢?(不過當年蘇聯抵制,沒有參加就是 ^^;)另外,運動比賽爆冷門是常有的事,沒有所謂不該贏的比賽。中國爆冷門的項目也不少,像第一天的射擊,大陸的奪金希望不就輸的一塌糊塗嗎?
某幾項比賽(如女子舉重),中國選手進步的程度,不禁讓其它國家的教練質疑已經超出合理範圍,
我不知道這是否牽涉到\"禁藥\"的認知與定義?
禁藥的定義與標準在 WADA 都可以查到, WADA 與奧委會也會公佈服用禁藥選手的名單。如果說表現好、進目幅度大就懷疑人家有用禁藥,那 Michael Phelps 八面金牌七破世界紀錄豈不讓人更有理由起疑?(望向 Marion Jones 與 Ben Johnson.....
昨晚看Eurosport頻道轉播體操,兩位播報員是前蘇聯的體操教練,他們數度提到評審團給中國選手送分太多,他們的語氣是平淡的,而不是忿忿不平地,好像已經見怪不怪了。比方說,某女子選手平衡木多次明顯失誤,依舊獲得高分獲得獎牌。
是說中國收買裁判或者是有愛國裁判嗎?來看一下體操是怎麼打分數的好了(有誤的話請大家補充 ^^;):體操項目打分數時分兩項: A分是難度分,B分是失誤分。A 分又細分為:「基本分」、「難度分」、「連續分」, B分是採倒扣方式。在「難度分」項目中,裁判會選當中難度最高的十項(或者是9項加落地)動作加以評分。所有動作在國際體操聯盟有登記,分A至G組,A組最易而G組最難。最後的得分會基本上會依選手選了幾組 A~G 的動作而有不同的基本分,難度高(如 F、G 組)的動作如果連續出現就會加分,萬一失誤就從 B 分倒扣。六名裁判分數加總的時候,會去掉最高與最低的評分,最後得到的分數才是選手的分數。
國際體操聯盟 詳細比賽規定與動作評分標準:
http://www.fedintgym.com/rules/
奧運早就是金錢的比賽了,這一點在哪一個國家都差不多啦。[s: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