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995|回復: 15

兩種清明時節開花的草本植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4-12 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綬草(清明草)







白花苜蓿







評分

參與人數 8參與度 +381 收起 理由
Rico + 40
huzi + 50
liugar + 30
趴趴走 + 50 好圖加分
一之眼 + 50 好圖加分
panpp2738 + 70
wu158 + 61
wetop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以吃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1:38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以當精油洗吧[s:59]
感謝分享[s:47][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拍得很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6:39 | 顯示全部樓層
綬草[sup][1][/sup](學名Spiranthes sinensis),又名盤龍參[sup][2][/sup]、盤龍蔘[sup][3][/sup]、虉綬[sup][4][/sup]、龍抱柱[sup][5][/sup]、紅龍盤柱[sup][6][/sup]、雙瑚草[sup][7][/sup]、豬鞭草[sup][8][/sup]、一線香[sup][9][/sup]、豬遼蔘[sup][5][/sup]、豬潦子[sup][8][/sup]、勝杖草[sup][10][/sup]、盤龍箭[sup][11][/sup]、反皮索[sup][12][/sup]等,是蘭科綬草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地生蘭
綬草的花序如綬帶一般,故得名,而其花序又如紅龍或青龍般盤繞在花莖上,肉質根似人蔘,故綬草也常被稱為盤龍蔘。[sup][13][/sup]其花期為2-5月(溫暖地區)[sup][14][/sup]或6-8月(寒冷地區)[sup][15][/sup],開紫紅色或白色小花[sup][16][/sup],唇瓣較大,花形別緻奇特,美麗玲瓏,有淡雅的香味,可栽培於草地或盆栽,是很好的觀賞植物,[sup][17][/sup]適合作為袖珍盆景近距離觀賞,而且全草可入藥。由於綬草的花期處於清明前後,其又有「清明草」的別稱。[sup][18][/sup][sup][14][/sup]
綬草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Ⅱ中,並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中,為Ⅱ級保護植物。[sup][19][/sup][sup][20][/sup][sup][21][/sup]


目錄

  [隱藏]
2 分布3 用途4 栽培5 參考文獻6 外部連結


[編輯]形態




花序
綬草的分布極為廣泛,而其植株的大小、葉形、花色以及花莖上部腺狀柔毛的有無在不同地區都有較為明顯的差異。[sup][15][/sup]未處於花期的綬草形態與其他雜草類似,不易分辨,故易被忽視,[sup][18][/sup]當作雜草除去,而且由於其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常遭到過度採掘,這造成野生綬草難以覓得。[sup][22][/sup]

[編輯]莖葉


株高13-50厘米,肉質多條,黃白色,紡錘形指狀且略帶念珠狀,4-8條簇生於莖基部,長2-6厘米,直徑5-8毫米。莖短,淡綠色,直立,2-5片葉基生於近基部。條形或線狀倒披針形,偶為狹長圓形,肉質無柄,長3-20厘米,寬3-10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生葉先端寬,莖生葉先端窄,中脈微凹,基部收縮成鞘並微抱莖,莖上部葉退化為鞘狀苞片,先端長尖。花莖1-4個,直立,長10-35厘米,具2-3枚不育苞片,上部被腺狀柔毛或無毛。[sup][15][/sup][sup][23][/sup][sup][14][/sup]


開花順序自下而上,可看到上部小花還未開放

[編輯]花被


雌雄同株,數枚小花密集生長,組成頂生的總狀或穗狀花序,螺旋狀盤繞,方向為左旋或右旋,旋轉角度不定,花序軸長4-20厘米,被白色柔毛;花多為紫紅或粉紅色,偶為白色,在花序軸上盤旋生長;花苞片卵披針形,先端長,漸尖,略長於子房;萼片離生,狹披針形,下部靠近合併,中萼片長條圓形,先端鈍尖,基部凹,長3-5毫米,寬約1.3-1.5毫米,與花瓣貼近成兜狀,側萼片等長,狹披針形,長5毫米,寬2毫米,先端鈍尖,基部傾斜且微凸;花冠鐘形,直徑4-8毫米;花瓣長圓形或倒披針形,等長於中萼片,厚度小,花被排成2輪,外輪為萼瓣,共5枚,其中上萼瓣3枚,肩瓣2枚,全體或先端紫紅或粉紅色,或全為白色,內輪為一唇瓣,白色,與蕊柱基部分離,展開後為寬長圓形或披針形,長3.5-5毫米,寬2.5毫米,不裂或3裂,基部伸展並彎成淺囊狀,具短爪,囊內具2枚胼胝體,基部至中部邊緣全緣,中部至先端表面具皺褶波狀長硬毛,邊緣為皺褶細齒狀,先端微下垂。[sup][15][/sup][sup][24][/sup][sup][22][/sup]
綬草的開花順序是由基部開始,平均每隔1天開花1枚,最後開放至先端,開花至花謝平均需17天,花謝至果熟平均需15天。盛花期後植株枯萎,地下部8-9月重新萌芽,翌年春季開花。[sup][14][/sup][sup][22][/sup]

[編輯]花蕊


子房下位,1室,紡錘形,扭轉,白綠色,被腺狀柔毛,先端彎曲,與花梗總長4-5毫米;雄蕊1枚,蕊柱直立,棒狀,長1.8-2.1毫米;花藥白色,寬卵形,2室,直立,長0.7毫米,位於蕊柱背側;粒粉質花粉團2個,每個約1毫米長,具短花粉團柄和狹披針形黏盤柱頭球形,凸出,位於蕊喙下方雙側,一側一個;蕊喙薄,2裂,直立,三角狀披針形,下部邊緣具齒。[sup][15][/sup][sup][23][/sup][sup][24][/sup][sup][14][/sup]

[編輯]果實


果實為蒴果,深褐色,長橢圓形,長5-6毫米,被細毛,乾燥後裂開,內含種子很小。果期3-6月(溫暖地區)或8-9月(寒冷地區)。[sup][22][/sup]

[編輯]共生真菌


綬草的內生真菌絲核菌屬Rhizoctonia)屬於半知菌,能促進綬草的種子萌發[sup][25][/sup],提高幼苗的成活率[sup][22][/sup],因為像其他蘭科植物的種子一樣,綬草種子中所含的營養不足以使其順利發芽,因此需要共生真菌為其提供養料。

[編輯]相似種


香港綬草Spiranthes hongkongensis)是香港的特有種,花多為白色,花序軸和花冠均被腺狀柔毛,3朵花組成一圈,鬆散地形成螺旋,與本種有相似之處。[sup][15][/sup]

[編輯]分布


分布於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朝鮮半島日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克什米爾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寮國緬甸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台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各地區,生長於海拔200米至3,400米的地區,常見於山坡林地、灌叢、草地、河灘沼澤草甸中。[sup][15][/sup][sup][24][/sup][sup][26][/sup]

[編輯]用途




莖葉
中國民間常用盤龍參泡製米酒或熬制雞湯,以作食補。[sup][22][/sup]

[編輯]藥用


綬草是一種療效很好的抗癌藥物[sup][27][/sup],其中所含的阿魏酸二十八醇酯(octacosyl ferulate)已被證實有抗腫瘤作用。[sup][20][/sup]

[編輯]中藥


綬草作為中藥最早見於《滇南本草》[sup][20][/sup],根和全草可入藥,氣味微弱,味道甜而微酸,葉片干品皺褶,展開後與鮮品形狀類似,質厚,根部干品表面為黃白色至暗棕色,有不規則縱皺紋,幼嫩者表面有多條淡黃色細根毛,質脆易斷,斷面白色至黃白色,無粉末,花序螺旋盤繞,花果大都脫落,肉質厚且肥大的黃白色根部干品和莖葉綠且無泥土雜質的較完整全草干品為佳品。[sup][23][/sup][sup][28][/sup]
中醫認為綬草性甘、苦、平,歸經,有益氣養陰、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病後虛弱、陰虛內熱、咳血、頭暈、腰痛酸軟、糖尿病、遺精、淋濁帶下、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燒燙傷、瘡瘍癰腫,可用9-15克干品或15-30克新鮮全草煎湯服用,也可採用適量新鮮綬草搗碎,然後外敷。[sup][23][/sup][sup][14][/sup]

[編輯]藏藥


藏藥中稱綬草為「西介拉巴」,最初見於《四部醫典》,與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藏藥名「昂保拉巴」)合稱為「旺拉」(旺保拉巴,又作昂保拉巴),不過現在「旺拉」一名僅指手參。[sup][28][/sup]在藏族傳說中,西介拉巴是由被昂保多丹用劍砍斷的蛇頭藥叉之子西介的斷手演化而生的。[sup][29][/sup]

[編輯]蒙藥


蒙藥中稱綬草為「敖朗黑布」,是蒙藥中一味主要的藥品。[sup][30][/sup]

[編輯]栽培




花序
綬草野性很強,栽培不易成活,而且肉質根較脆弱,挖取時需注意不要傷根,否則成活率更低。與大多數蘭花一樣,綬草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濕潤肥沃的土壤、共生菌根菌以及其他生物的共同作用才能生長得很好。繁殖可採用分株或播種的方法,但播種法需共生真菌促進種子萌發,光照需半陰。若以細砂和泥炭土為苗床,並在播種後覆以蛇木屑,則可使種子發芽率提高,生長情況良好,並能使株型整齊。[sup][22][/sup]春夏每日澆水一次,秋冬4-5日澆水一次,新葉出現時施用有機肥可促進其生長。[sup][14][/sup]由於綬草具有醫藥價值,因此台灣已有業者大規模生產。[sup][31][/sup]

[編輯]參考文獻



    [li]林維明. 《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上)A Field Guide To Wild Orchids Of Taiwan (vol.1), 大樹經典自然圖鑑系列, 林松霖繪圖. 臺北市: 天下遠見. 2006年8月5日. ISBN 986-417-707-9 [size=; font-size: 0.8em,0.8em](正體中文).[/li][li]林維明. 《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中)A Field Guide To Wild Orchids Of Taiwan (vol.2), 大樹經典自然圖鑑系列, 林松霖繪圖. 臺北市: 天下遠見. 2006年8月5日. ISBN 986-417-715-X [size=; font-size: 0.8em,0.8em](正體中文).[/li][li]林維明. 《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下)A Field Guide To Wild Orchids Of Taiwan (vol.3), 大樹經典自然圖鑑系列, 林松霖繪圖. 臺北市: 天下遠見. 2006年8月5日. ISBN 986-417-728-1 [size=; font-size: 0.8em,0.8em](正體中文).[/li]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6:44 | 顯示全部樓層

白花三葉草

白花三葉草14

白花三葉草-葉正2

白花三葉草-花1

白花三葉草-花2

白花三葉草-花0

白花三葉草-葉0

白花三葉草-莖1

白花三葉草-莖0

白花三葉草-葉3

白花三葉草-葉正0

白花三葉草-葉2

白花三葉草-葉背

白花三葉草10

白花三葉草09

白花三葉草07

白花三葉草05

白花三葉草04

白花三葉草03

白花三葉草02

白花三葉草01

白花三葉草00
中文名稱:白花三葉草
英文名稱:White Clover,Dutch Clover
學   名:Trifolium repens Linn.
科   名:豆科(Fabaceae)菽草屬(Trifolium)
別   名:白花苜蓿、白荷蘭翹搖、白三葉草、白花三葉草、三消草、白翹搖、白菽草、菽草、白車軸草、白詰草(日本)、螃蟹花(貴州)
原產地:北美洲,台灣於 1910 年代引進作為牧草、水土保持植物,偶爾也供栽植觀賞。
分布:台北、花蓮荒野、路旁,已野生化,白花三葉草原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固氮)用;目前在梨山、武陵農場、清境農場、阿里山等地都可見其踪跡 。
用   途:1.蜜源及地被植物觀賞用白花三葉草由梨山果農及蜂農引進,欲當蜜源及地被植物藉以改良土質(固氮) 用。2.藥用: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清熱,涼血,寧心。治癲癇,痔瘡出血。花有利尿之效;葉可收斂止血。
莖:匍匐性多年生草,但有時亦能呈斜上昇狀,莖長 10~30 公分,偶具有分枝,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
葉:三出複葉具有長柄,柄長 4~8 公分,光滑無毛;小葉倒卵形或卵形,長 1.5~3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而微凹,基部鈍,有細銳鋸齒,表面常有白色的斑塊,光滑無毛,背面顏色較淡;托葉卵葉披針形,長 1~2 公分,先端漸尖,膜質。
‧花:花白色,多數排列為一頭狀花序,徑 1.5~3 公分,花序軸腋生、細長,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小花梗長 0.1~0.5 公分,小苞片膜質,授粉後反捲;花萼光滑無毛,萼筒鐘形,淡綠色但略帶紫色,先端 5 裂,裂片線形,長 0.2~0.3 公分,先端銳尖,上位兩枚裂片最大;旗瓣離生,長圓形,長 0.8~1.2 公分,先端圓而有一尖突,基部爪的部份份寬大,翼瓣及龍骨瓣都具有長爪,翼瓣較長。
果:莢果遠挺出於花萼外,線形,內有種子 2~4 枚,不開裂。
特徵:匍匐性多年生草本,但有時亦能呈斜上昇狀,莖長 10~30 公分,偶具有分枝,光滑無毛或散生毛茸。三出複葉具有長柄,柄長 4~8 公分,光滑無毛;小葉倒卵形或卵形,長 1.5~3 公分,寬 1~2 公分,先端圓而微凹,基部鈍,有細銳鋸齒,表面常有白色的斑塊,光滑無毛,背面顏色較淡;托葉卵葉披針形,長 1~2 公分,先端漸尖,膜質。花白色,多數排列為一頭狀花序,徑 1.5~3 公分,花序軸腋生、細長,長 10~15 公分,光滑無毛;小花梗長 0.1~0.5 公分,小苞片膜質,授粉後反捲;花萼光滑無毛,萼筒鐘形,淡綠色但略帶紫色,先端 5 裂,裂片線形,長 0.2~0.3 公分,先端銳尖,上位兩枚裂片最大;旗瓣離生,長圓形,長 0.8~1.2 公分,先端圓而有一尖突,基部爪的部份份寬大,翼瓣及龍骨瓣都具有長爪,翼瓣較長。莢果遠挺出於花萼外,線形,內有種子 2~4 枚,不開裂。
‧更多資料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白花三葉草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 (增訂一版)椒草 p209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106
白荷蘭翹搖 p119 南天書局出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915菽草 p458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白荷蘭翹搖 92年10月266頁
‧拍攝地點中國鄭州市公園內(970414)。南投縣清境農場(99041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6:45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s:47][s:47][s:47][s:47]
順便查下貼給大家知道做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7:21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s:47]

有FU[s:6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長知識嚕[s:47] [s:47]
謝謝分享~[s:66] [s:6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8:59 | 顯示全部樓層
知識滿滿摟~~~~[s:47] [s:65] [s:6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清明草,
我們工廠每年一到清明節前後 長的非常茂盛..
曾經有打掃阿桑採收將其根部拿去泡酒..
有點淡淡人蔘味...
感謝大大在論壇分享..又增加許多知識了!!!
感恩...[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11:21 | 顯示全部樓層
拍的真好
優質美圖
感謝您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4-12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單一花朵大小的話,綬草是台灣原生種蘭科植物裡最小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1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拍的漂亮....感謝分享....[s:47]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4-12 16:59 | 顯示全部樓層
詳細說明!![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5-8-14 07:31 , Processed in 0.08288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