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安納是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因地理位置接近邊陲,歷史上多受奧地利和意大利影響。從西元前34年羅馬人在這兒開墾建城,西元6世紀末斯拉夫人擴建到盧比安納河,城市因而得名,於1992年斯洛維尼亞獨立後成為首都。在1517年和1895年的兩次大地震後,盧比安納先後興建了一批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和新藝術時期建築,而一戰到二戰期間,斯洛文尼亞的建築師荷西.普列切尼克設計重建了市中心和 盧比安納河河堤,經過這幾次大的修建, 盧比安納 和諧的混合了古典建築、新藝術建築和現代巴羅克風格建築,散發出專屬的美麗風情。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廬比安納LJUBILIANA,並有小布拉格之稱,也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地理位置接近邊陲,歷史上多受奧地利和意大利的影響,西元前34年羅馬人在這兒開墾建城,西元6世紀末斯拉夫人擴建到盧比安納河,城市因因而得名,於1992年斯洛維尼亞獨立後成為首都。
盧比安納(斯洛維尼亞語、匈牙利語:Ljubljana),德國稱萊巴赫(Laibach),意大利稱盧布亞納(Lubiana),斯洛維尼亞的首都、該國最大城市和11個特別市之一。面積約170平方公里,人口27.86萬(2007年統計)。
盧比安納是斯洛維尼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該市是斯洛維尼亞中央政府及其各部、國會和總統的駐地。由於交通聯繫、產業集中、科研機構和產業傳統等方面的優勢,該市在斯洛維尼亞得以擁有首席經濟地位。
盧比安納地處阿爾卑斯山山麓的河谷盆地,風景宜人。城市的建築氛圍明顯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和意大利的強烈影響,位於河畔的市中心地帶,遍佈文藝復興風格、巴洛克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古老建築與橋樑,高地上始建於中世紀的城堡則俯瞰整個古城。盧比安納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其著名的非主流文化中心Metelkova,在反傳統的青年人中頗有影響。
語言學家對於盧比安納那這個名稱的來歷意見並不一致。通常認為它雖然與斯洛維尼亞語詞彙 ljubljena(「親愛的」)非常相似,但只是一個巧合;這個名稱可能是從拉丁文alluviana(「氾濫的河流」)演變而來。還有一些人推測這個名稱來源於古代斯拉夫人神話中一個神祇的名字Laburus。也有語言學家將拉丁和斯拉夫兩種起源說全都否定,重現出更早的來源Lablana,但是沒有得到詞源學的確認。
該市的德語名稱萊巴赫(Laibach),源自於Laibach(或Laubach),意為「不冷不熱的溪流」。其意大利語名稱Lubiana是其拉丁語和德語形式的混血。這些名稱在歷史上曾經非常重要。1980年代,「萊巴赫」這個名稱由於萊巴赫樂隊而再次廣為人知。
1918年以後,斯洛維尼亞不鼓勵使用該市的德語名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納粹試圖在其佔領的斯洛維尼亞執行激烈的日耳曼化政策時,特別引起了爭議。今天,大部分德國人使用Ljubljana這個名稱。另一方面,「萊巴赫」這個名稱在奧地利和德國南部,以及盧比安納的德國大使館,仍然得到廣泛使用。
Reference from wikipedia
#1

#2 廬比安納大學,前 Carniolan 國會大樓。

#3

#4 明明在三重橋上, 眼前卻掛一堆鞋子,山塞版鞋匠橋。 .gif)

#5 跟義大利很多城市一樣,牆壁一堆塗鴉。

#6 盧比安納河邊兩岸的風光。

#7 盧比安納街道與商店。

#8 你拍我我拍你,現在是啥狀況。 .gif)

#9 盧比安納街道與商店。

#10 盧比安納廣場街道,早晨沒啥人不過是創作光影的好時光。

#11 有光有影的照片總是生動許多。

#12 街道旁的賣衣服商店,擺設真是吸引人目光。

#13 絲巾似乎是這邊當地的特產,很多店都看得到。

#14

#15 口圭 口合 口合 !! .gif)

#16 三重橋是由建築師荷西.普列切尼克於20世紀打造的,為盧比安納帶來新的風貌。

#17 盧比安納河畔露天的咖啡座,河邊兩岸的風光也是這城市欣賞的焦點。

#18 盧比安納運河兩岸風光。

#19 盧比安納運河兩岸風光。

#20

#21 新興的河岸文化,讓市容點綴得更有朝氣 。

#22 建築師荷西.普列切尼克Jože Plečnik在盧比安納河上蓋了另一座橋 Cobblers' Bridge,於1931與1932年之間建造,替代以前的木橋,過去鞋匠在橋上擺攤,故取名為鞋匠橋,這座橋連接了市政廣場與新廣場。

#23

#24

#25 1718年重建的市政廳,外觀風格受威尼斯的影響,為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裡頭有座哥德式中庭。

#26 坐落在Tome廣場的Robba噴水池,刻有三個管斯洛維尼亞河水的河神雕像。

#27 中世紀義大利藝術家巴羅的雕刻作品,建於1751年巴羅克式噴泉,底座的三組雕像分別代表斯落維尼亞的三條河 - 薩瓦河Saca 克爾卡河 Krka和盧比安納河,雕琢得栩栩如生。

#28 巴洛克式建築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29 聖尼古拉斯教堂。

#30 推開門進到教堂內,硬入眼廉的是金碧輝煌的雕刻與裝飾。

#31

#32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最早為1262所建的羅馬式教堂,經過大火後改建為歌德式教堂,現在所見到的為1701-1706年由義大利建築師Andrea Pozzo設計的巴洛克建築。

#33

#34

#35 教堂內屋頂上有美麗鮮豔的壁畫。

#36

#37

#38

#39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996年時為斯洛維尼亞信奉基督教的1250週年紀念所建的銅門,當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蒞臨主持,因此銅門上也刻有教宗。 銅門上刻有六尊教宗的人頭像。

#40 Monument to Valentin Vodnik on Vodnik Square in Ljubljana
斯洛維尼亞著名的詩人 - 瓦倫丁Vodnik(1758年2月3日- 1819年1月8日),起源於啟蒙時期晚期 。

#41 Vodnik Square旁的街道。

#42 盧比安納城堡 建在盧市市中心的一個小山丘上,在這裡不僅可以盡情享受俯瞰全城的快感,還可以瞭解盧比安納古城歷史。

#43 雄踞在懸崖之上的盧比安納城堡。

#44 雄踞在懸崖之上的盧比安納城堡。

#45 自城堡廣場上順著鐵梯往上爬,即可到達觀景台,由上往下探,整個盧比安納市盡收眼底!

#46 登上城堡的視野。

#47 登上城堡的視野。

#48 登上城堡的視野。

#49 怎麼愈拍愈有模型效果。 .gif)

#50 登上城堡的視野。

#51 已經晉升到不用移軸鏡也能拍出這種,獨特的透視感加上極淺的景深,讓畫面中的景物好像微距鏡拍出來的模型一樣。 .gif)

#52 登上城堡的視野。

#53 登古堡鐘塔的螺旋狀階梯。

#54 美麗的紫藤。春季開花,青紫色蝶形花冠,長2.5-4釐米,總狀花序,排列整齊,經常有20到30朵的花排列在枝端。

#55 您以為這樣就完了,盧比安納著名的景點都還未上場,搬張椅子坐著休息一下,盡請期待下一篇。 .gif)

未完待續...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