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632|回復: 8

上山攝鳥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9-17 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趁著周末上山攝鳥,想拍些在平地不常看到的鳥類. 扛了一堆機絲頭(包括456)上山真是吃力.好在出門前決定留下腳架看家.否則走到半路就會欲哭無淚了...[s:9]
這次上山低估了山上樹蔭的影響, 有時就算調高了ISO, 也無法以手持穩住456. 再者,山上高樹林立, 很多時候只聞鳥聲但未見鳥影. 這次攝鳥可說是槓龜了...
平地上視野廣闊, 相對的比較容易發現飛鳥, 山上攝鳥, 有時看到飛鳥, 還沒來得及對焦, 就失去蹤影了. [s:43]

最後附上幾張這次拍的鳥類, 敬請指教. (小弟技術不夠,沒拍到飛羽, 請多包涵. 也請各位前輩指點拍飛羽的基本功.)

葵花鳳頭鸚鵡 (Sulphur-crestedCockatoo)



分佈在澳洲的北部、東部與南部及塔斯馬尼亞、袋鼠島,印尼的東摩鹿加群島、新幾內亞、國王島、艾魯島等,也引進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紐西蘭及數個島嶼。
葵花鳳頭鸚鵡通常群居,常常數百隻成群,在覓食時會各自分散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覓食,有些會在樹上警戒,注意有無危險,有危險的狀況時會警告正在覓食的同伴,主要食物有種子、堅果及水果、飛行時常發出沙啞響亮的巨大叫聲,有時會到農作物區覓食,造成很嚴重的農業損失,被視為害鳥,在某些地區的農民被允許可以獵殺破懷農作物的葵花鳳頭鸚鵡,也有人為了牠們的美麗羽毛而獵殺他們;築巢於高聳的樹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8-1月,北方在5-12月,一窩約有2-3顆蛋,通常2顆,30天後孵化,70天後羽毛長成,大部分的原棲地有著穩定的數量,但東南亞種的數種葵花鳳頭鸚鵡長期被捕捉至國際市場,其數量也下降的相當快。


深紅玫瑰鸚鵡(Crimson Rosella)  







分佈在澳洲東方的海岸區,主要棲息在東南部新南威爾斯與維多利亞的海岸地區及南澳大利亞東南方小面積的沿海地區與袋鼠島,東北部則分佈在昆士蘭東北部沿海地區及其東南部地區,澳洲東南部的一些小島上也有分佈。
深紅玫瑰鸚鵡約在1873時首次進入歐洲,1874年首次在歐洲繁殖成功,之後這些美麗的澳洲鸚鵡才逐漸普遍;牠們與其他的澳洲鸚鵡一樣,常至農作物區覓食,造成嚴重的農作物損失,經常可在年雨量超過500公厘的森林中發現牠們的蹤跡,北部地區的族群喜愛棲息在海拔600-1500m的丘陵林地中,但海拔450-1900m皆可發現其族群,南部地區的族群則活動於各種高度的區域,野外的深紅玫瑰鸚鵡並不怕人,有人接近時不會驚慌地逃開,常至公園、花園或住家後院讓人餵食,天然食物包括花朵、花蜜、草類與樹木的種子等,通常4-6隻成群活動,偶爾會與東玫瑰鸚鵡聚集在一起,繁殖期多在9-1月間,求偶時公鳥會靠近母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公鳥會有餵食母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顆蛋,孵化期約21天,公鳥一天餵食母鳥2次,5週後幼鳥羽毛長成,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
(以上資料來源:
http://www.toaparrotzone.com/parrot%20profiles.htm)



紅垂蜜鳥 (Red Wattlebird)



大型的食蜜鳥,吸蜜鳥科(Meliphagidae),體長31-39公分,嘴細長,分佈於澳洲南部,食物為昆蟲和花蜜。
垂蜜鳥屬(學名:Anthochaera)是吸蜜鳥科的一屬,分佈於澳大利亞,包括紅垂蜜鳥、小垂蜜鳥、黃垂蜜鳥和刺頰垂蜜鳥四種。垂蜜鳥是體型較大的一類吸蜜鳥,除小垂蜜鳥外,其它三種在面頰或者頸部通常長有肉垂,故有時也稱其為垂耳鳥或垂耳鴉.


澳洲喜鵲 (Australian Magpie)


又名
黑背鍾鵲, 是澳洲及新畿內亞南部特有的一種雀。牠們屬燕鵙科下的鍾鵲屬。牠們曾一度被認為是三個不同的物種,但現已被確認為單一個物種,而其下已知有9個亞種。成年的黑背鍾鵲長37-43厘米,羽毛呈分明的黑色及白色,有紅色的眼睛及黑白色的喙。雄雀及雌雀的外觀相近,只能從背部的斑紋來辨認。牠們的腳很長,大部份時間都會在地上行走。據此很多學者都將牠們分類在獨有的Gymnorhina屬中。黑背鍾鵲亦被認為是澳洲最多才多藝的鳴禽,可以發出不同的叫聲。

黑背鍾鵲是雜食性的,主要吃無脊椎動物。牠們一般都是留鳥及有地盤的。牠們適應了人類居住的地方,如公園、花園及農地。1860年代曾將黑背鍾鵲引入到新西蘭,但因驅除了當地的鳥類而被認為是害蟲。在所羅門群島及斐濟也有引入黑背鍾鵲,但牠們沒有成為入侵物種。

澳洲的春天是黑背鍾鵲的季節,繁殖期的黑背鍾鵲會對入侵的動物帶有攻擊性。

(以上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評分

參與人數 9參與度 +327 收起 理由
雙胞胎哥哥 + 35 好圖加分
eddie8005 + 40
dvchung + 42
Dark543 + 30
allenchou + 50
JackieII + 30 好圖加分
典典 + 40
vsyuan + 40
adams_shen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7 23:06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大大分享唷~[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8 00:22 | 顯示全部樓層
howado 大真可稱得上鳥類專家!![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8 00: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因為456光圈不大,個人小小建議你ISO再調高一點換取更快的快門,之後再做銳化&去除雜點^^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8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攝"得好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9-18 01: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3樓(xyz168168) 的帖子

感謝指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8 02:15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生態美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8 04:44 | 顯示全部樓層
拍得不錯~[s:65] [s:6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9-19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s:47]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5-9-2 12:09 , Processed in 0.03993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