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941|回復: 20

456打鳥記 - 高蹺鴴偶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6-21 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昨天跟格友到A點高蹺鴴鳥點看進度,由圖示中4顆蛋中可看出有2顆即將破殼,
由於近傍晚時許,只好等待明天一大早在來看看狀況。


昨夜下了雨很擔心雛鳥的安危,等到9點時許雨停後隨即衝到A鳥點查看,由圖中所示
已有3隻雛鳥平安離巢,且躲藏在附近的草叢中,很高興它們能平安離巢,親鳥在雛鳥破殼
時會將蛋殼叼離巢位,已防止巢位曝露。
備註 : 此A鳥點為格友發現,經過約2~3星期的保護下,沒有人為干擾下雛鳥已平安離巢。


在回程拍攝燕鴴的路上發現有一羽高蹺鴴停留在馬路上,且不時會下飛到水稻田旁的水溝中,
隨即前往查看,沒看錯居然是高蹺鴴的鳥寶寶,共有6羽喔。依體型研判應為這兩天破殼離巢。








看看下列兩張為裁圖照片,雛鳥在壕溝中,其中不乏遍佈垃圾的場景,常耳聞得知許多鳥友在拍攝
育雛照時很喜歡將雛鳥放在漂亮的場景拍攝,基於母愛天性親鳥還是會進行餵食。
但對個人來說,到底是拍鳥的出發點是為了拍攝美美的沙龍照還是以生態記錄為主呢?
個人的出發點為生態紀錄,所以造景一事就不納入考慮。




由於高蹺鴴有集體繁殖育雛紀錄,母鳥一巢最多下4顆蛋,所以推估這應該是由2巢的高蹺鴴所繁殖。



許多特定鳥種的雛鳥在破殼後隨即可自行覓食與行走,親鳥在這段期間就肩負著導引雛鳥在安全的場所成長。


經實際觀察高蹺鴴雛鳥在破殼離巢後隨即可自行覓食與行走,且還能游泳喔。
由許多圖鑑或網路資訊往往都是一種訊息,唯有個人實際觀察後才能一一驗證與新發現。




整個觀察與紀錄時間不到10分鐘草草結束,就怕過多的人為干擾與拍攝者曝露出鳥點,
進而影響到雛鳥的安全與親鳥育雛。畢竟拍鳥有以紀錄到就行了,要拍沙龍照者則不納入言論。




心得 : 引用某位前輩曾說 : 如何提升鳥圖的品質與個人拍鳥的素質,相信是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評分

參與人數 10參與度 +274 收起 理由
s15935785 + 10 好圖加分
Dark543 + 30 賞鳥愛鳥 就是給他們一個可生存的環境
danielhsu22 + 34
lifelike060922 + 30
amigobaby + 40 內容充實
jenan + 30
小蟹 + 20
lsb + 20 好可愛
newstar + 30
riken + 30 讚!!!!!!!!!!!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0:31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容充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0:40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分享!好照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精采的拍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0:54 | 顯示全部樓層
精彩拍攝 感謝分享~另外相當贊同大大理念..共勉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拿椅子等著看幼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圖加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1:25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每次看您的文章 好像在讀一本書 真的很令人深省! 感謝您的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1:49 | 顯示全部樓層
毛毛的好可愛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精彩了!其實,你的心態比圖還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精彩好圖  讚喔[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6-21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 8樓(hehcs) 的帖子

感謝您的賞圖.
個人想法與做法的確囉唆的點 .
也可能會在無形當中得罪鳥前輩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圖加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6-21 23:06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容充實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5-9-2 09:29 , Processed in 0.04438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