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樓主: yannis1220

Y拍出現28-70 F2.8 L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1-7 06:2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nt106 於 2007-11-7 02:39 發表
剛剛用1D2 + 28-70L
隨手拍攝一張

拍攝機身L JPG

無閃燈.. 現場光是日光燈

PS修改一下色階

縮圖


這就是我說的通透感

擺在黑色螢幕前面... 前景的黑不會與背景的黑 ...



不好意思,對這張照片跟其敘述...很有意見

黑色遮光罩(主體)跟黑色背景(LCD螢幕?),同樣是黑色的主體從背景跳脫出來....這是通透感造成的嗎?[s:17]

請注意遮光罩兩邊受光情形,右邊邊緣的最下面一段(吃光量很少)跟背景融合在一起,以及右邊上面一樣吃光量很少,卻跟背景分離出來(因為背景在這部分吃到光了,所以黑色更淺了)
這是光線作用在主體背景造成的分離,再加上動過色階了..跟通透感沒啥太大的關係[s:31] [s:31] [s:3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07: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意思[s:29]

我也搞不懂什麼是通透感

既然Keith有研究  那也請分享一些照片和解說[s:49]

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5:0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ITH 於 2007-11-7 06:27 發表



不好意思,對這張照片跟其敘述...很有意見

黑色遮光罩(主體)跟黑色背景(LCD螢幕?),同樣是黑色的主體從背景跳脫出來....這是通透感造成的嗎?[s:17]

請注意遮光罩兩邊受光情形,右邊邊緣的最下面一段(吃光量很少)跟背景融 ...


或許我不會用文字解釋

因為24-70已經還人了

無法兩鏡比對..

何為通透感...兩鏡實際去拍一些相同的場景...看照片就知道了

用文字解釋..只會增加更多的誤會與筆戰

就這樣了... 信者就去買來用用看

不信者..就不需理會我再講什麼\'[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6:52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也不懂什麼是\"通透感\"[s:13]
有那位願意用照片來說明比較一下~~[s:3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redexjames 於 2007-11-6 23:17 發表
http://page16.auctions.yahoo.co.jp/jp/auction/u18289867

利用代標網叫他去幫你標,手續費300+運費大概650,送到手上不會超過台幣2萬5....不然就是等數X達人進貨,看運氣有沒有比較新的,還可以當場測焦,每個禮拜都會 ...


請問是那個代標網?
Thanks!!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7:0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nt106 於 2007-11-7 00:38 發表


去Yahoo搜尋 日本代標 關鍵字

會找到很多家台灣提供日本代標服務的網站

有的網站很貼心

可以透過那代標網站

連到日本Y拍... 會全部轉換成中文網頁

然後鎖定幾隻鏡頭...

告訴代標公司你願意標售的最高價

代 ...


Kent大有[s:137]的代標網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ray 於 2007-11-7 17:03 發表


請問是那個代標網?
Thanks!!

http://tw.f2.page.bid.yahoo.com/tw/auction/b34752798

參考看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7: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ITH 於 2007-11-7 06:27 發表
不好意思,對這張照片跟其敘述...很有意見!
黑色遮光罩(主體)跟黑色背景(LCD螢幕?),同樣是黑色的主體從背景跳脫出來....這是通透感造成的嗎?
請注意遮光罩兩邊受光情形,右邊邊緣的最下面一段(吃光量很少)跟背景融合在一起,以及右邊上面一樣吃光量很少,卻跟背景分離出來(因為背景在這部分吃到光了,所以黑色更淺了)! 這是光線作用在主體背景造成的分離,再加上動過色階了..跟通透感沒啥太大的關係


不好意思,對您給照片敘述...很有不同的意見

如何拍出來已經分不清楚螢幕的黑和遮光罩的黑時,無論如何調也分不出是誰是遮光罩誰是背景中螢幕黑[s:21]
可能kent大只是調得讓大家的螢幕看清楚(ps:我可不是用數萬元的專業螢幕[s:13]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ray 於 2007-11-7 17:04 發表


Kent大有[s:137]的代標網嗎?



無...

請自行找找看[s:2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2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在解釋我認為所謂的通透感

當在昏暗的環境拍攝時

背景比較黑暗

主角穿深色系衣服

拍攝出來時...   或 經過後製之後

28-70
因為暗部細節表現較好
主角的深色衣服..黑色頭髮..不會跟昏暗的背景..變成黑黑一陀
看起來比較有層次感..主角明顯在深色背景之前

24-70
因為暗部細節表現不好..很容易變成黑黑一陀沒細節
主角的深色衣服..黑色頭髮..會跟昏暗的背景混在一起變成黑黑一陀

看起來比較沒有層次感..主角與深色背景變成沒有前後的落差
照片看起來比較平

如果針對黑色部位的細節...把整張照片拉亮
就會發現臉部.與白色衣服之處(亮部)..會過曝

24-70 與 28-70 我交互拍了很多張婚禮

以上是我的心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bu11dog兄、banker_win兄、Kent兄


先看清楚那張照片的遮光罩兩邊邊緣顏色資訊,在去看兩邊邊緣旁的背景顏色資訊
然後再看整張照片

也許24-70/28-70拍出來通透感真的有差別,但Kent兄用的這張圖片來解釋通透感,小弟是看不出兩者的關連性
這樣說好了,假設model穿純白色衣服,背景也是純白色
1.怎樣區隔出兩者的差異?讓服裝跟背景不會融在一起?
2.怎樣故意讓服裝跟背景融在一起?
如何運用光線控制讓服裝能跳出背景,明顯呈現服裝邊緣?

也許Kent兄把未調過的原圖照片縮圖放上來看看也許會比較清楚判斷
假設原始拍攝到的資訊中,主體與背景的顏色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單純動階調或對比,因為一起調整所以還是分別不出來,這是合理且正常的,這時候就看不同的鏡頭是不是能拍出主體背景間些微的顏色資訊差異,好讓主體跳出來

只能說Kent兄選用這張圖片來解釋通透感的表達,並不太適當...
這張照片遮光罩兩邊都有吃到光(右邊邊緣比左邊少很多,但右邊的背景剛好吃到光線,所以變成深灰色),造成主體與背景分離
跟通透感的關係造成的影響...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小

純粹討論..不需要筆戰[s:6]

[ 本帖最後由 KEITH 於 2007-11-7 19:30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9:02 | 顯示全部樓層
各位大大..其實看KENT大以下這篇
http://forum.canonfans.biz/viewt ... p;extra=&page=1

比較幾支鏡頭擺放在在螢幕前面以及布丁筒那幾張就可以比較出來了。
通透感影響照片的整體亮度以及細節描寫能力..
我想應該可以由上面幾張照片比較出來。

有不明之處,還望指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9: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ych 於 2007-11-7 19:02 發表
各位大大..其實看KENT大以下這篇
http://forum.canonfans.biz/viewt ... p;extra=&page=1

比較幾支鏡頭擺放在在螢幕前面以及布丁筒那幾張就可以比較出來了。
通透感影響照片的整體亮度以及細節描寫能力 ...


設定一樣,但是實際進光量、曝光值並不是完全一樣,這樣比較並無法正確判斷.....[s:2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28-70 到底有沒有比24-70 有更多的通透感?

何謂通透感?

我只是把我這一陣子使用28-70 與 24-70
所拍攝的心得說出

24-70鏡頭已經還人家了
我也無法再做比對

我認為... 不需要在通透感上面做過多的討論

我也不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認同我的理論
所以也不想做更多的比對與測試來讓大家心服口服

覺得28-70比較好
或是24-70也不賴
都是大家的自由

我只是提供我的心得與大家分享[s:2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7-11-7 19:3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ITH 於 2007-11-7 19:13 發表
設定一樣,但是實際進光量、曝光值並不是完全一樣,這樣比較並無法正確判斷.....[s:21]


期待您能借到28-70,拍攝一段時間後的心得!

但先要找到準焦的二隻鏡頭(24-70&28-70)方便對照[s:19]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4-6-18 21:30 , Processed in 0.04016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