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Fans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樓主: JackieII

老是拍不好? 那是攝影的第一步沒學好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1-12-29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10樓lily踢兔I於2011-12-29 01:40發表的  :
我可以請問一下嗎.....
這張也是我之前刻意找垂直線拍的(國旗)
大家覺得怎麼調會更好呢?


.......
你從窗戶裡頭往外看會是什麼樣的景色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1-12-29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第36樓huzi於2011-12-29 10:15發表的  :
這張是小弟以前發過的作品中的一張圖
那時候就有前輩指點說這張水平有歪
想藉機請問一下要以哪邊為基準呢?
用路邊的電線桿好像也不好 因為他也不直[s:91]
原圖個人感覺稍為左傾, 請試比較下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在拍攝時都會注意到
但也是會有一些歪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我比較煩惱的是每次對焦都不準焦之類的問題~~~真希望趕快中個樂透來換個1dx看會不會改善這問題xd[s:63] [s:6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2:46 | 顯示全部樓層
構圖~~真的要去觀察及注意
感謝J大精彩分享~~
還真期待第二單元嘞~~ㄏㄏ[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2:55 | 顯示全部樓層
"老是拍不好?那是攝影的第一步沒學好"

這句話於我心有戚戚,回想當年(其實也就是五年前而已)拿起400D加上死馬的17-70拍照,以為這些入門級配備會陪我走過一段歲月,但我也曾經走過器材升級的迴圈。
很多台灣的業餘攝影愛好者是這樣的:

1.買了便宜的器材後出門看到人家拿著比他好的器材就很羨慕,甚至被拿著所謂頂級的器材的人不屑說妳不應該用這種機器,你應該要用有多好友好棒的器材(我拍照的第一年就是如此),
2.買了好的器材之後有兩種;一種是更熱衷在器材的升級上(這是氛圍使然、因為廠商很會打廣告)、一種是開始不屑人家入門級器材(這種人拍照更不會進步)
3.文人相輕的現象:一群人買了好器材,開始內心會有莫名的自我優越感,認為用全幅機就可以拍出" 空氣感 "、" 透 ",
         嘴巴上說自己拍的不怎樣但內心其實覺得自己拍的比別人好(用好器材就拍的好的心態)
4.自始至終永遠保持攝影初衷的人太少:因為在這種追求器材的氛圍裡很容易被別人感染,現在大家都有錢可以買單眼,有的人只是錢比較多買比較好的;有的是錢比較少慢慢存錢慢慢升級的;有的是不管有錢沒錢對攝影都有極大興趣的;但是很多人的興趣都被那種單純追求器材的氛圍所掩蓋掉。
5.因為數位實在太方便,在反光鏡與快門連壞掉之前,快門可以不停的按記憶卡爆了再換一張:重點來了,有多少人願意細細的面對一個美麗的風景穩健的構圖?光線、衝突點、趣味點、畫面的流暢度等等,很多人都是先按了再說,然後看LCD銀幕再調整;沒錯,這樣的馬上拍馬上檢討馬上調整然後再拍也可以幫助進步,但更多人是按了就不同的按,不會去細想更多,或是等到回家再來裁圖、調整,那麼這是很容易失去當下的攝影心態的。

所以,小弟多加個一句話,老是拍不好,也有可能是因為剛開始的心態沒調整好。

講個題外話,我們常常聽到"空氣感"三個字出現,或是說這張照片感覺散景好"透";那麼"空氣感"、"透"到底是什麼?以前我對這兩個字詞的感受是很抽象的,但是最近有了新的體會。
"空氣感"是日本人發明的詞,尤其在風景攝影與人像攝影的書籍上常會看到,眾所皆知日本人對於散景的追求可說是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對於各類鏡頭的散景、二線性、散景與耀光的總合變化程度、各類片幅所造成的散景虛化、圓形光圈角形光圈的優劣,歐美攝影人士較不在乎的在日本人眼裡可說是錙銖必較的一點;而台灣人受到日本人的影響,也跟著對上面那幾個鏡頭各種不同的散景變化有了莫大的考究。那麼"空氣感"到底是什麼??

我的感受是:空氣感是被攝主體與周遭環境在散景過渡上的最佳化。

我們舉幾位現代活躍的日本風景攝影師的圖片來說說好了:

下面這張圖片(攝影師:安念余志子)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散景的變化程度,右邊的這張圖片更有"空氣感"的存在,而左邊這張就是使用大光圈來營造紅花如夢似幻的感覺。
這個開滿了野花的草原除了散景的過渡柔和之外,遠方的五顆樹也交代了出來,近拍還能夠有散景並且把遠方的景色納入並且使人能夠明瞭這是什麼物體,
需要的就是較細的光圈了。但是我會用更細的光圈,因為中景與遠景的散景過渡會更順暢,而不是一下子就從清晰的前景跳到模糊的中後景去了。


接下來這一張(小林義明:釗路濕原)可以為空氣感做更好的詮釋,前、中景都是較為清晰的,遠景雖然已經有虛化但是仍然可以明顯看出山的輪廓、樹叢的輪廓;附帶一提,空氣中含有水份,像台灣、日本這樣的島嶼國家濕氣較重,所以光線經過厚重的濕氣所造成的折射與散射,也是"空氣感"的一種表現;我想,完美的散景過渡與厚重溼氣的光線折射所造成的模糊變化應是"空氣感"一詞的真義,這在較乾燥的美國中西部是不容易看到的,所以對比典型的美、日兩國風景寫真,一個追求壯闊、明亮;一個追求魔幻班的空氣感,這也是因為地理條件不同的關係。




那麼"透"又是什麼?

這個字其實很難用文字解釋,
請先看過這個連結的幾張大光圈圖片http://www.flickr.com/photos/moaan/6405736293/in/photostream/
還有下面這張圖片(擷取下來的畫質不是很好,但是可以做為參考,這是用正片拍攝的)


歸結起來,一張照片要不管在亮處或暗部下,畫面的細緻度、顏色的飽和度、空間的立體感這些都是相互協調沒有過度矯正的,
我舉一個例子,前幾天我跟一位同好(佐冬Zota)給他看我在峇里島拍的正片、還有在台灣拍的正片,RDP III、Pentax看片器、台製燈箱,
他在看完了富士TX-1的寬景照後又看了我在台灣拍荷花的照片(使用小白),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差太多了!
即便我有掃描成數位檔,但是直接看正片是最準的。
我跟他討論的結果是,TX-1所拍出來的照片層次豐厚、色彩飽和度與空間感讓人有如身處在照片中的環境,因為底片完全紀錄了這支鏡頭所表現出來的優點,
但是用小白拍的荷花就不一樣了,即使曝光的亮度是足夠的,但在正片上看來就好像蒙了一層霧,灰灰的,飽和度有了但是空間的立體感卻表現不出來。

總結以上"空氣感" 與"透"的討論,目的是在於使人了解除了買好鏡頭,我們更要善於駕馭這些好鏡頭,攝影人的追尋在於拍出生命的力道與感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內容精彩~~~[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你的想法不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其實攝影心法只有數招..往後自我意會與領悟演變各式變化
所以也才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講法  哈哈

用水平線來抓水平是種方式但不算是絕對
你文末提到其實才是重點..
就是用心眼去修正取得畫面平衡與和諧
看得舒服那就對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3:14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篇真是造福人群~jackiell可是有問必答的好師父呢 ~~ 好大可出個如何拍好MM(檳榔M)的技巧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3:17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好意思阿~傑克兄~
我扯遠了
[s:68] [s:68] [s:6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5:2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收下了謝謝~ [s: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閉門造車土法煉鋼許多年
累積很多錯誤習慣而不自知..

看了前輩這樣ㄉ"基礎"課
回頭看..挖哩勒.好像就是在講我
我需要改進ㄉ問題還很多
請眾前輩不吝繼續指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18:44 | 顯示全部樓層
[s:6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20:39 | 顯示全部樓層
[s:47]  [s:47]  [s:47] 獲益良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1-12-29 21:18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大大教學 讓小弟受益良多[s:47]
但我是想抓水平 但我更要抓到兩頭牛的一瞬間[s:59]
小弟先收藏起來 感恩ㄚ[s:2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CanonFans

GMT+8, 2024-4-25 19:50 , Processed in 0.39495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