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ingpiano 發表於 2013-11-14 13:04

買哪一焦段的長鏡頭呢?請進來看

究竟長鏡頭要買哪個焦段好?發覺絕大多數的人對這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的認知?斗膽在此發表,期能獲的大量分數...
手邊的資料其實相當地複雜與深奧,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說
(不要再用變焦鏡或深入探究細節了!我知道很多人都很懂,但我只是簡單地告訴尚未入手長鏡頭的人,若要購買CANON廠的4.5.6焦段長鏡時,究竟要買哪個焦段好?428+1.4,為何遜於540、640?540為何會"上不克640,下不敵428?又為何輕裝便行選項中獨占鰲頭...)


我之前的文章將640稱之為"640大王",是因為它是所有長鏡頭中最強的!它的物鏡口徑是最大的!物理原理中代表它的集光力與角解析度也是最強的!(單以口徑比較)
首先解釋焦段與物鏡直鏡及光圈之間的關係:
焦段/光圈=物鏡直徑 or 物鏡直徑x光圈=焦段 or 焦段/物鏡直徑=光圈
600/4=150(實際上約151) 400/2.8=142(實際大於143) 500/4=125
而當428+1.4x時,等同於物鏡直徑縮小到 143/4=102 所以成像力遜於640與540,也就是為何使用增距鏡時會產生色散等現象。
而"有效對焦距離"的計算更是複雜了一些,77mm的物徑大約是15公尺左右,151mm則是58公尺。因為口徑兩倍大,成像力則為四倍。用這樣的方式就能"粗略"地計算出有效對焦距離了。(焦段的長短以及弧度會再次影響正確的數值)
了解上述的簡單邏輯,應該就不能決定要買哪一種長鏡頭了吧?
以後看到600咪的鏡頭,請叫聲"大王!"

seanyeh 發表於 2013-11-14 14:19



只是貓頭口袋太淺,長焦,只敢肖想吧了

口袋愈深,可選物鏡愈大

陳喬富 發表於 2013-11-14 14:28

有效對焦距離"的計算更是複雜了一些,77mm的物徑大約是15公尺左右,151mm則是58公尺

請問這個數據是如何得到的?

普隆共2 發表於 2013-11-14 15:58

為何使用增距鏡時會產生色散等現象.....
我覺得是因為鏡片增加耶.....

ethene 發表於 2013-11-14 16:45

感謝樓主熱心分享, 但有些觀念似是而非, 可能有誤導之虞.

1. "焦段/光圈=物鏡直徑"
嚴格來說應該是 "焦距 / 光圈 f 值 = 光圈口徑". 事實上由於鏡頭都是鏡片組合而非單一透鏡, 所以光圈口徑不必然等於物鏡直徑.

2. "它的物鏡口徑是最大的!物理原理中代表它的集光力與角解析度也是最強的!(單以口徑比較)"
增加口徑的效果在於增加集光能力, 可改善邊緣失光狀況, 提升邊緣畫質, 但對於畫面中央部位的解析度無甚影響.
例如 Canon 35 f/1.4L 口徑 72 mm, Sigma 35 f/1.4 口徑 67 mm; 後者的邊緣失光因此比前者嚴重, 但解析度其實比前者高.

3. "也就是為何使用增距鏡時會產生色散等現象"
色散是像差的一種. 使用外接增距鏡會造成像差而降低畫質, 與口徑無直接關係, 而是因為外接增距鏡是泛用型的, 沒有對單一鏡頭作像差最佳化處理.
同樣是增距鏡, Canon 200-400 f/4L 1.4x 的內建增距鏡因有針對鏡片組最佳化, 切換為增距模式時其解析度幾無衰減.

4. "有效對焦距離", "因為口徑兩倍大,成像力則為四倍"
這段真的看不懂... 每一顆鏡頭, 從其標示的最近對焦距離, 一直到無限遠 (月亮星宿), 不都是有效對焦距離?
口徑與成像力 (解析度?) 並不是正相關, 上述 C35L 與 S35 之例已說明.

有興趣者可參考 冼鏡光老師的部落格, 其中 "基礎知識" 與 "寫給新手" 有許多實用的觀念.

科學怪人 發表於 2013-11-14 20:03

如果拿這些在畫質部分追求極致的裝備來記錄生態,我個人覺得其實有點違背了生態觀察的初衷:「融入自然,了解自然」
只能開著車,在路邊架砲等鳥來,而無法長途跋涉進入真正的野地,要如何融入野地呢?沒辦法深入荒野的裝備,要如何清楚的參與並了解動物的生活呢?我想這些大概也是除了性能之外待解決的問題

飛利浦 發表於 2013-11-14 23:43

鏡頭是一件複雜的機構,它包含了許多的鏡片,而每一個鏡片又有不同的曲率設計、表面特性表面鍍膜再加上製作與組裝精度的誤差,都會影響到整體的表現。
若以單以樓主所提的條件來製作,那原廠與副廠鏡不就差異不大了甚至於相同了。
我認同5樓所提,攝影作品是需要生命的。

普隆共2 發表於 2013-11-15 07:51

回 科學怪人 的帖子

科學怪人:如果拿這些在畫質部分追求極致的裝備來記錄生態,我個人覺得其實有點違背了生態觀察的初衷:「融入自然,了解自然」
只能開著車,在路邊架砲等鳥來,而無法長途跋涉進入真正的野地,要如 .. (2013-11-14 20:03) images/back.gif

您所說....我一點都不同意........!!!!

soloingpiano 發表於 2013-11-15 10:19

回 科學怪人 的帖子

科學怪人:如果拿這些在畫質部分追求極致的裝備來記錄生態,我個人覺得其實有點違背了生態觀察的初衷:「融入自然,了解自然」
只能開著車,在路邊架砲等鳥來,而無法長途跋涉進入真正的野地,要如 .. (2013-11-14 20:03) images/back.gif

所謂的極致裝備,其實並無法像小科說得那樣輕鬆自如。像普老II拍的那些組圖,是除了王老吉(SORRY!是王徵吉老師)以外
我所看過最富互動感情的黑皮圖。那些照片水平絕對符合有周大慶老師經常說的一段"要拍出意境,不要拍出圖鑑"。
有嘗試著拍黑琵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那不是單靠極致裝備就能拍到的(誰叫普老~~兔您有極致裝備呢?)
你的簡單扼要說明,讓我覺得好像許多鳥圖都是靠裝備拍出來的(我知道小科你不是這意思,但不知情的人看到這樣內容會這樣聯想啦!)

soloingpiano 發表於 2013-11-15 10:30

文頭已改如下,請大家看完再說了~~~
究竟長鏡頭要買哪個焦段好?發覺絕大多數的人對這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的認知?斗膽在此發表,期能獲的大量分數...
手邊的資料其實相當地複雜與深奧,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解說
(不要再用變焦鏡或深入探究細節了!我知道很多人都很懂,但我只是簡單地告訴尚未入手長鏡頭的人,若要購買CANON廠的4.5.6焦段長鏡時,究竟要買哪個焦段好?428+1.4,為何遜於540、640?540為何會"上不克640,下不敵428?又為何輕裝便行選項中獨占鰲頭...)

陳喬富 發表於 2013-11-19 10:26

回 soloingpiano 的帖子

soloingpiano:文頭已改如下,請大家看完再說了~~~
究竟長鏡頭要買哪個焦段好?發覺絕大多數的人對這問題似乎沒有正確的認知?斗膽在此發表,期能獲的大量分數...
手邊的資料其實相當地複雜與深奧,我用 .. (2013-11-15 10:30) images/back.gif

你好,

我對你的見解贊同, 加倍鏡大多是給玩家彌補不足的遠焦段, 卻大大地降低進光量(光圈)和畫質.
而你文章中有提到"有效對焦距離"的觀念是我之前從沒想過的

請問你這裡提到的"口徑"是只離相機最遠的那一片鏡片的大小嗎(俗稱前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買哪一焦段的長鏡頭呢?請進來看